金融> 外汇> 正文

人民币汇率不会被美国“贴标签”牵着走

深圳商报 2019-08-12 06:03

本报评论员 刘伟

上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七”,美国财政部随即宣布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对此,中国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作出回应。

中国央行坚决否定“汇率操纵”,称“在机制上人民币汇率就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央行指出,今年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贬值,主要是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是由市场力量推动和决定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称,尽管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但中国外汇储备充足,没有迹象表明中国实施了大规模外汇干预。IMF同时呼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使其更加灵活和市场化。显然,IMF并不认同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判断。

央行、IMF等鲜明发声,“讲道理”非常必要。但也要看到,“汇率操纵国”这个标签是美国单方面掌握的,很大程度上,这个标签是一个筹码,是美国为获得贸易谈判优势地位,拿出来的一件“新武器”。

根据美国《2015年贸易法》,若一国被认定为汇率操纵国,美国将就纠正其汇率失衡问题与该国进行磋商,时限一年。如果一年后汇率失衡仍未得到纠正,美国可进一步采取制裁,包括禁止该国取得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的融资、禁止该国参与美国政府竞标、将汇率操纵纳入与该国贸易协议或谈判时的考量等。

1994年,美国曾将我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同样遭到我严正驳斥。仅从双边贸易额的影响看,1994年我国被列为“汇率操纵国”后,对美出口呈现下滑,出口增速放缓从1994年7月开始持续到1996年1月,持续时间约为18个月。其间,对美出口年度增速从1994年26.1%下降至1995年15.1%,降低11个百分点。同期,中国总体出口年度增速,从1994年31.9%下降至1995年22.9%,降低9个百分点。

这次把我国列入“汇率操纵国”,是在贸易摩擦发生一年,双方已举行多轮谈判,加征关税也进行了四轮的情况下所发生,和过去基于贸易不平衡、汇率纠纷不同。本质上,这是美国拿出新的筹码,施加新的压力,为在贸易谈判中获取优势地位,进而赢得更大利益的行为。

8月9日,央行发布《2019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保持松紧适度”,不搞“大水漫灌”。谈到汇率问题,央行仍是一贯性表态,“在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上,下一阶段要稳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并提出,“必要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央行二季度报告发布于美国给我国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之后,其核心内容相当“稳健”,和此前货币政策报告有很强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货币当局的态度,即不会被美国“贴标签”牵着走,只会根据自身经济、金融发展要求考虑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新闻推荐

人民日报金社平:乱扣“汇率操纵国”帽子损人害己

人民日报8月9日消息,8月6日,美方罔顾事实,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这一行为不仅严重破坏国际金融秩序,引发金融市场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