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债券> 正文

有效应对疫情对经济面的影响 中央提出发行特别国债

信息时报 2020-03-31 01:42

□信息时报记者 张柳静

近日,中央提出了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其中“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引起市场高度关注。简单而言,特别国债是指具有特别用途的国债,我国历史上曾发行过3次,1998年和2007年为新发,2017年为续发。时隔13年,中央再次提出新发特别国债。业内分析认为,我国此时发行特别国债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可以有效应对疫情对经济面的影响。

预计发行规模上万亿元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其中,特别国债被业内视为“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据了解,这是疫情发生以来,中央首次提出要“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继强团队表示,不同于一般国债,特别国债是服务于特定政策、支持特定项目需要而发行的国债。“特别国债纳入中央财政国债余额管理,在发行时调整国债余额,但其纳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不列入财政赤字。发行流程方面,特别国债首先需要国务院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增发特别国债,调整年末国债余额限额,然后财政部根据议案决定发行特别国债,并按特定投向使用。”张继强团队说。

据张继强团队介绍,特别国债具有诸多优势,包括针对特定用途发行,更加契合当前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目标;只需人大常委会审议,更加有利于相机决策;为中央政府加杠杆的直接手段,可避免地方政府债务过快上升;用途灵活等。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认为,发行特别国债的作用可能更多是用于促进消费,以扩大消费的方式来对冲外需减弱对经济的拖累。“传统基建已经有专项债支持,特别国债如果再用于政府主导的基建,虽然执行力强、见效快,对经济的推动更强,但带动的多是钢铁、水泥等重工业行业,这些行业经过2015~2018年艰难的供给侧改革,过剩产能已经得到较好去化,此时在传统基建上发力,可能会影响去产能的效果。因此今次发行的特别国债估计会用在其他方面。”李奇霖指出。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向记者表示,我国此时发行特别国债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可以有效应对疫情对经济面的影响。“预计发行规模可能上万亿元,我国2020年赤字率有望升至3.5%。”他认为,从发行方式来看,特别国债主要针对机构投资者定向发行,仅少量为公开发行,个人投资者可以认购,因此对资金面影响较为有限。

史上曾新发2次特别国债

记者梳理发现,在此次提出发行特别国债前,我国曾发行过3次特别国债,包括两次新发,一次续发。第一次是1998年,财政部发行了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净资本;第二次是2007年,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用于组建中投公司。2017年还有一次续发,发行的6964亿元则是对2007年部分特别国债到期的续作。

据公开资料,1998年发行特别国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补充我国四大行资本金,提高金融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方式上,央行降准为四大行释放流动性资金,四大行定向认购特别国债,财政部然后对四大行注资。

2007年特别国债旨在解决因持续增加的外贸创汇而导致的基础货币增加,同时对超过合理规模的外汇储备进行有效投资管理。方式上,央行通过农行通道,向财政部认购1.35万亿元特别国债,财政部向社会公众发行0.2万亿元特别国债,然后财政部向央行购买现汇及汇金公司股权,注资成立中投公司。

上述两次特别国债的用途不同,给市场流动性带来的影响也不同。1998年央行大幅降准为购买特别国债提供资金,释放了超过2400亿元存款准备金,提高了货币供应量。2007年特别国债发行主要采用定向方式,实质是央行外汇和财政部特别国债双方内部的一种资产交换,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偏中性。

据了解,货币政策往往会与财政政策相配合。1998年,购买特别国债的资金就来源于降准。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货币政策要配合财政刺激,进而拉动实际需求、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当前货币政策偏谨慎,可能是留足弹药等待财政发力。后续随着财政加码,货币政策可能进一步宽松,仍然存在全面降准、降息和存款基准利率调整的可能。昨日,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20个基点。

2020年,我国特别国债将迎来历史上第三次新发。国海证券靳毅团队在研报中提到,预计接下来的特别国债发行期间,央行将会出台降准等货币宽松措施,对冲国债发行带来的供给冲击,未来国债收益率的走势仍将取决于我国经济的回暖情况。“特别国债的发行和政府赤字的扩大,有利于受疫情影响支出挤压的基建投资进一步回升,由此带来经济的企稳。”靳毅团队表示。

预计A股会有阶段性反弹

据行情资料显示,1998年8月,宣布发行特别国债后的第二天,上证综指由1071点上涨到1126点,日涨幅为5.1%;沪指上涨行情持续了6个交易日,直至8月25日的1179点,共涨了9.3%。1个月后,沪指为1207点,涨幅为12.7%。

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发行1.55万亿特别国债的当天,上证综指从4132点上升至4253点,单日涨幅为2.9%;随后沪指有所下调,直到7月5日(3615点)重启上升行情,最高达6092点(10月16日)。

那么,第三次特别国债即将到来的消息能否带来A股反弹呢?昨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沪指跌0.9%,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均跌逾2%,行业板块呈现普跌态势。

“A股市场近期持续走弱,主要还是受到全球疫情不断蔓延的影响。”杨德龙说,全球资本市场震荡可分为3个阶段,目前正从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全球央行开始救市,欧美股市开始出现报复性反弹,但后市走势仍会出现分化,优质的资产、最重要的资产可能会持续反弹。比如说黄金、白银是贵金属,以及之前被错杀的一些A股的股票可能会反弹。第二个阶段延续的时间会比较长,可能需要等到海外疫情开始出现明确的拐点,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出现趋势性下降,才能进入到第三阶段,也就是全球资本市场震荡逐步结束,经济开始逐步复苏。

对于A股后市走向,海通证券研报指出,美联储无限量宽松缓解了流动性危机,G20携手抗疫,国内政策有望加码,曙光出现,A股可望进入阶段性反弹期。“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抗疫仍处于艰难期,市场反弹后还可能回撤,趋势性上涨还需等海外疫情拐点及国内基本面数据重新回升。”

天风证券分析师刘晨明表示,目前A股市场虽已处于底部区域,但市场对反弹的力度和持续性相对谨慎,认为属于脉冲式超跌反弹,不大会是创新高的反转。

兴业证券王德伦在研报中表示,综合来看,全球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海外恐慌情绪和流动性问题有所缓解,境外市场大幅反弹,A股处于全球市场估值靠后水平。“国际公共卫生事件拐点尚未到来,短期的市场情绪仍然构成扰动因素,但中长期A股优势逻辑不改。”

王德伦认为,在宽幅震荡的大局下,上市公司进入财报密集披露期,也是投资者去伪存真的好时机,布局好赛道和好股票的“上车点”,特别是一头布局核心资产价值龙头,另一头布局“新基建”方向。

新闻推荐

2月我国债券市场发行债券3.6万亿元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吴雨)中国人民银行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6万亿元,债券市场托管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