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企稳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热情高涨 12月创半年来最大增幅
本报记者陈植上海报道
去年12月以来人民币汇率逐步回升,重新点燃了外资机构对人民币债券的投资热情。
据中国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2月境外机构净增持人民币债券827亿元,不但终结此前连续两个月的减持趋势,且单月增持量创下过去半年以来的最高值。
“感觉此前因汇率贬值而沉寂的人民币国债投资需求,一下子被激发了。整个12月份,不少外资机构一直在加仓人民币利率债,甚至部分机构已经超配人民币国债,将持仓比例提高至5%以上。”一位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在他看来,过去一个月人民币国债之所以如此“吃香”,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回升大幅压低了汇率风险对冲操作成本,吸引不少外资机构重返市场加仓人民币债券;另一方面去年12月中美利差从34个基点扩大至54个基点,无形间提高了人民币债券的投资吸引力。
“这驱动不少海外非法人产品账户开始大举加仓人民币债券。”他直言,毕竟,这类资管产品对汇率波动与中美利差最为敏感——只要人民币汇率出现企稳回升,加之中美利差扩大,他们就会嗅到中美债券之间无风险套利收益走阔的投资机会,迅速增加人民币债券的配置比重。
一位美国量化投资对冲基金经理初步估算,海外非法人产品账户在去年12月增持了至少500亿人民币债券,约占当月外资机构加仓额的约60%。
在他看来,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越来越多海外资管机构正将人民币债券视为新的避险投资资产。尽管不少华尔街金融机构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可能会放缓至6.3%左右,但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这个GDP增速依然领跑全球多数国家,因此投资高信用评级的人民币债券,依然显得相当安全。
“何况随着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与美元年内出现下跌的几率大增,这些资管机构也预感到大量资本又将从美国撤离,流向新兴市场国家,因此抢先增持人民币国债也能待涨而沽,获得更高的价差套利收益。”这位对冲基金经理指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相比此前中长期人民币国债普遍受到青睐,12月外资机构转而大举加仓短期国债。究其原因,主要是去年中长期人民币国债经历了一波牛市行情,导致收益率跌幅已透支了未来的价格上涨空间,反而是短期国债价格可能随着春节前流动性宽裕与银行间短期质押式加权利率走低,而出现新的上涨动能。
“因此不少外资机构此次还增加了高抛低吸的价差交易策略。”BluebayAssetManagement新兴市场策略师TimothyAsh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可以预见的是,只要人民币汇率持续保持平稳波动,加之中美利差能维系60个基点左右的“舒适区间”,在美国经济增速放缓迹象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外资机构会持续加仓人民币债券,甚至将人民币债券投资占比调高至总资产的10%以上。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若外资机构大幅增持人民币债券趋势得以延续,无疑将对今年中国资本跨境流动延续均衡平稳态势提供坚实的后盾。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指出,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可能出现100亿美元左右的逆差,不排除中国央行需动用外汇储备向市场提供外汇流动性以满足外汇市场购汇需求,避免人民币汇率再度出现单边大跌等现象。
“不过,若每月外资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额度能保持在500亿以上,那么央行或许就不用再耗费外汇储备干预汇市稳定人民币汇率,因为非储备金融账户的资金流入,足以抵消贸易逆差等因素所引发的资本流出压力。”TimothyAsh认为。目前这项规律已经在外汇市场得到应验。以去年12月为例,正是外资加仓人民币债券带来的827亿资金流入,令当月外汇储备在年底企业购汇对外付款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依然环比增加了约109亿美元。
他同时指出,要吸引外资机构持续较大幅度加仓人民币债券,一方面需要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好转(令人民币汇率合理估值逐步提升)与中美利差保持在较高水准,另一方面则需要中国金融市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创设更多更丰富的汇率、利率风险对冲产品,从而降低外资机构的风险对冲操作成本。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外管局下一阶段资本项目开放,将围绕三大方面展开:一是持续推动目前不可兑换项目的开放,并通过交易和汇兑的联动,提高跨境证券交易项目可兑换程度;二是提高可兑换项目的便利化程度,减少行政审批,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弱化政策约束,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三是提高交易环节对外开放程度。按照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原则,扩大国内市场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林晓丽)挖财基金昨日发布2018年度资产配置观点及2019投资建议报告(简称报告),对于2019年各大类资产的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