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打赢金融防风险这场硬战 要做好政策储备和应急预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当前我国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要标本兼治,有效消除风险隐患。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清晰识别我国金融体系中潜藏的风险,做好政策储备和应急预案,打赢这一场硬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当前我国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要标本兼治,有效消除风险隐患。这些描述,既是对我国当前金融风险水平的科学判断,也指明了金融防风险工作的重点。
从宏观层面来看,当前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是高杠杆和流动性风险。我国社会融资规模长期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速,2013年以来,主要对接基建和地产融资的非标融资逐渐兴起。银行资金通过投资非标资产,大量流入基建和地产领域,实体经济进入加杠杆的过程。与此同时,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近年来也在快速上升。数据显示,最近10年居民金融负债增加了3倍以上,居民贷款占总贷款的比值由2007年的不足20%上升到2017年11月的33.58%。
在企业层面,部分企业债务风险突出。Wind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共计发生过159起债券违约。业内人士认为,在经济增速换挡期、地方政府债务从严监管、流动性趋紧、金融去杠杆、市场利率不断上行的大背景下,过去依靠高杠杆模式过度扩张的企业信用风险正在不断累积。
在金融机构层面,金融业存在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影子银行风险;资产管理行业存在发展不规范、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各类金融控股公司快速发展,部分企业热衷投资金融业;部分互联网企业以普惠金融为名,行庞氏骗局之实。在证券市场,股票质押规模和比例近几年不断攀升,给金融机构带来了潜在风险。
防控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今后一段时期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从根本上来看,防控金融风险,就是要促使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杜绝金融业自我繁荣、脱实向虚的情况。金融业要专注主业,注重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充分发挥金融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持作用,支持创新驱动发展。
在监管层面,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在监管方向、监管政策方面强化统筹,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同作业,统一监管目标、监管标准、监管步调,加快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行为监管转变,减少监管“盲区”“真空”以及监管套利行为,补足监管短板。同时,要推动金融机构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推动金融机构建立科学有效、公平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风险管理框架和风险内控机制。
房地产市场和地方政府债务是普遍关注的风险点。一方面,要着力防范房地产泡沫风险,控制居民杠杆率过快增长,发挥金融工具的匹配性,支持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建设。另一方面,应当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厘清相关主体责任边界,避免多头管理。健全地方债务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地方债务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原题为《金融防风险要做好政策储备》)
新闻推荐
3月13日,长沙市国土资源网上交易系统显示,长沙今年首宗“限房价、竞地价”地块在迎来32轮出价后,达到最高限价而熔断,将于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