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产经新闻> 正文

中国汽车产业全面开放号角吹响 宝马将增持华晨宝马股份至75%,股比限制放开迎来新机遇

南方日报 2018-10-19 07:03

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历史又一个里程碑,实施了24年的合资股比限制,随着一纸公告,终于正式打破。

10月11日,华晨汽车发布公告,在2022年前向宝马出售华晨宝马汽车25%的权益,交易价格为290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到2022年,合资车企华晨宝马的股权架构中,华晨集团与宝马集团的股份比将从现在的50:50,转变为25:75。

而一周之后,特斯拉与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正式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其工厂的规模将超过1200亩(逾86万平方米)。

从6月份汽车合资股比放宽时间表出炉,到如今宝马尝到“头啖汤”,成为政策的首个受益者;再到特斯拉全资工厂快速签约落地。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正在加速推进汽车领域的全面开放,意味着汽车产业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汽车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宝马首尝股比放开“头啖汤”

10月11日,华晨汽车发布公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华晨宝马汽车全部股权的估值约为人民币11580亿元。为购得华晨宝马汽车的25%股权,宝马向沈阳金杯汽车支付290亿元人民币。在满足所有交易条件的情况下,预计将不迟于2022年完成股权交割。

成立于2003年的华晨宝马,是由沈阳金杯汽车和宝马按照50:50的份额出资的中外合资企业。交易完成后,宝马集团在华晨宝马的持股比例将由此前的50%提高到75%。

在收购股份同时,宝马进一步加大了中国投资力度,与华晨集团延长华晨宝马的合资协议至2040年(2018—2040),并对华晨宝马的投资将增加30亿欧元,用于现有及新增生产设施建设项目。

按照规划,华晨宝马未来几年沈阳生产基地改扩建,新厂区建成后将使现有产能翻倍;大东厂区的改扩建项目也在进行中,产能保持不变,但生产体系将更加柔性化,可以根据未来宝马车型和市场需求而逐渐拓展。

更为关键的是,未来中国工厂在宝马体系的战略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产品将不仅仅是“在中国、为中国”,而是“在中国、为全球”。旗下全新新能源车型BMWix3,即将导入沈阳生产,并为全球消费者供应。

可以说,这一纸公告,让宝马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记。

“我们将继续落实宝马集团在中国的发展战略。通过持续的投资,以及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坚信中国市场是实现业务持续增长的重要市场。宝马集团在中国的成功与合资企业华晨宝马密不可分。携手合作伙伴,我们将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宝马集团董事长科鲁格表示。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则表示,这是对外开放政策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开始试点,推动外资在中国更大的投入,推动车企自主自强的紧迫感更强,对汽车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全面开放格局正加速发展

今年4月,我国在博鳌论坛宣布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6月28日,发改委与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从今年7月28日起,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至此,坚持了24年的汽车股比限制政策终成过去时,这也大大提速中国汽车的全面开放速度。而越来越多的外资车企希望借力中国市场,向全球战略大举进发。

就在宝马集团项目收购华晨宝马股份仅一周之后,10月17日,特斯拉公司与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正式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确认了特斯拉独资落户上海的工厂土地。

这是今年7月特斯拉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之后,特斯拉在实现国产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此次特斯拉在上海设立的新工厂,规模将超过1200亩(逾86万平方米),将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项目,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特斯拉表示,该超级工厂将最终年产50万辆电动汽车,在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汽车。

在特斯拉落实工厂土地同一天,荷兰电池制造企业沃克斯公司决定向中国投资18.5亿美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设立新能源锂电池超级工程项目并设立中国研发基地。据了解,本次投资的工厂将于2021年投产,年产量8.0Gwh,可为16万辆电动汽车提供电池。这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动力电池发展。

分析指出,宝马、特斯拉等企业投资项目的相继签约,这表明了中国汽车产业开放政策,不仅仅是一种表态,而是真真正正落地。

有数据显示,作为德国出口的支柱行业——汽车行业,有近30%的销售额来自中国,中国放开外资股比限制,将会为中德双方汽车工业深度合作提供新契机,推动中德贸易的持续合作。

事实上,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汽车产业对外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推动自主品牌寻求高质量发展

随着宝马、特斯拉与沃克斯等项目相继推进,一个又一个市场开放信号弹的放出,不难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现有的汽车产业格局将会发生巨大改变,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与其被动面对,不如主动出击,跳出合资股比放开的困惑。”华晨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祁玉民表示,发展才是硬道理,股比放开重要的一点就是倒逼自主企业来加大研发的投入,提高研发的能力,实现中国自主品牌和世界的先进水平的对标和达标。

崔东树也表示,未来自主品牌发展必然是优胜劣汰,要让自主企业明确现状,认清方向,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在几年缓冲期内做好自身的提升,选择适合自己的汽车细分市场,实现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线路。他表示,“虽然类似华晨宝马的股权调整应该近期不会蔓延,但目前警示实现股权变化的预期,是对国企很好的事情。”

数据显示,今年1-9月,在车市大环境低迷背景下,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24.2万辆,同比下降1.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

在此之前,江淮汽车总经理项兴初曾表示,伴随进口关税下降和放松股比限制等政策的变化,汽车产业的淘汰赛将会加剧,兼并重组将会愈加激烈,不过这是短时间内会出现的阵痛。在汽车产业加大开放的大趋势下,一定要加强价值链资源的优势互补、整合和利用,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要在创新开放合作中寻找共赢之路。

南方日报记者郭小戈

实习生王舒婷

新闻推荐

广东向全国发“英雄帖” 用“揭榜”制攻克技术瓶颈

本报记者李振10月15日下午,北京,一封“英雄帖”再现“江湖”。这场由广东省科技厅召开的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及创新政策推介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