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洋洲到东南亚 乳业双雄再“出海”有何不同?
林辰/文
同样是在海外投资建厂,相比以往赴外“镀金”,返回中国销售奶粉的方式,实现就地销售低温乳制品的东南亚基地,对中国乳企来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海”。
11月29日,蒙牛投资5000万美元的YoyiC工厂正式开业。据介绍,这家“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布局的首个乳制品生产基地”,设计日产能260吨、年产值1.6亿美元。所生产的YoyiC乳酸菌饮料和酸奶,将采用来自大洋洲和印尼本地的奶源,销售市场辐射印尼、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地。
也在同一天,伊利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将以8056万美元的对价收购泰国本土最大的冰淇淋企业Chomthana。这是自今年10月11款Joyday 冰淇淋销往印尼后,伊利从生产端进驻东南亚的首次尝试。
为什么是东南亚?
“伊利和蒙牛布局东南亚的想法5年前就有了,只是当时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所以没有推进。”长期研究这一领域的乳业分析师宋亮向财经网透露。
而这次伊利与蒙牛不谋而合的选择东南亚,在就地生产、雇佣当地员工,且完全实现就地销售的模式上,与双方此前花费数十亿元的新西兰工厂大有不同。
2013年9月,蒙牛旗下的奶粉品牌雅士利,豪掷2.2亿纽元在新西兰建厂,2015年11月,该厂正式投产。“新西兰工厂主要生产奶粉,产品主要销售到中国、新西兰市场;印尼YoyiC工厂以生产低温乳制品为主,产品销往东南亚国家。”蒙牛内部人士这样评价两次投资的不同。
而从产品到市场都进行区分还有伊利,2014年12月,伊利宣布通过收购新西兰大洋洲乳业的方式,在新西兰建配方奶粉厂。有行业人士指出,这起整体高达3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为的就是保证国内消费者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信任。而伊利有关人士也向财经网透露:“这个项目是当时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创造了中新两国投资规模的新纪录。”
“伊利和蒙牛在国际化之初,更多的是为获得优质原料和先进技术,但现在这个阶段,则开始侧重新市场的开拓。”宋亮这样告诉财经网。
视线转向泰国,在本次收购的公告中,伊利明确指出了这桩交易的两个目标:一是借助Chomthana所拥有的自有冷链物流体系基本覆盖泰国全境,帮助伊利进入泰国市场。二是利用标的公司曾向周边 13 个国家出口冰淇淋的经验,以及泰国在东南亚的地理优势,实现对周边国家市场的辐射。
不难看出,尽管双巨头的海外布点风格略有差异——一个偏向直接建厂,一个偏向与当地同行合作,但从为了树立高端乳制品形象,争抢海外黄金奶源,到为了挖掘新市场,将目光瞄准人口红利尚未释放的东南亚,乳业双雄再次于东南亚相遇,并非巧合。
据财经网方面了解,大环境利好是巨头落子的主要原因之一。宏观层面,印尼、越南、菲律宾已经保持了多年5%以上的GDP增速,人口数量上,东南亚人口在过去40年增长了一倍多,而在超6.25亿的总人口中,有约一半属于15岁到59岁的主要工作年龄组。极其年轻化的人口结构,和还不充分的城市化率,给消费企业巨大的商机。
东南亚电商网站 Lazada成为了阿里第一个总部不在中国的业务单元;在国内略显疲态的小米,登陆印度四年就实现了近2300亿卢比(约合229.7亿人民币)的营收,成为印度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电子公司。
“东南亚就是年轻化的中国”——有研报这曾样评估其发展机会。宋亮也向财经网表示,“中国国内的乳制品消费,基本处于增长放缓的趋势,作为龙头企业,伊利和蒙牛对国内市场布局,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极限。这个时候拓展新兴市场非常有必要。”
宋亮也同时指出:“放眼全球,传统的欧美乳制品市场也已经饱和,有消费潜力且有支付能力的新区域并不多。而整个东南亚乳制品的平均消费增速在40%-60%之间,像越南甚至超过了60%。”所以,而对于中国乳企来说,庞大年轻人口所支撑的乳制品,尤其是低温产品的广阔市场,才是真正的蓝海。
为什么是低温乳制品?
低温冷饮的消费习惯来自于无可改变的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的中南半岛,和热带雨林气候覆盖下的马来群岛终年高温。也正是在如此炎热的天气下,东南亚冷饮消费水平始终位居全球前列。“去泰国旅游,有唯水果与冷饮不可辜负的说法。”上述伊利内部人士告诉财经网,“泰国还是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东南亚第二大冰淇淋市场。”
更不容忽视的是,在伊利靠常温液态奶甩开其他竞争对手之前,冷饮冰淇淋业务才是其起家的源头。而迄今为止,冷饮产品业依旧是其三大支柱产品之一。根据2017年年报,伊利冷饮产品年营收46亿+,年销售38.28万吨,毛利率43.08%,介于奶粉和液体乳两项业务之间。
而在收购Chomthana之前,先一步进入印尼市场的“Joyday” 冰淇淋,也是伊利的明星产品。据年报披露,“Joyday”和“金典”、“安慕希”等8个重点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比达到 45.7%,其中,以“Joy Day 风味发酵乳”为代表的5个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约9.2%。明星单品效应不容小觑。
同样选择将旗下大单品打头阵的蒙牛,在印尼建立的YoyiC工厂,也谋略甚远。根据蒙牛2017年报,优益C乳酸菌隶属低温事业部,其在去年推出的LC-37新品,通过传递“这是一瓶强大的优益C”理念,拉动产品销售。而在各事业部业绩和品牌策略叙述中,优益C均单列出场,显示出其在集团内部的强势地位。而在液态奶本身的结构中,乳饮料亦表现卓越。其2017年营收98.7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近5亿元。
“出海”时无可回避的挑战
将适合当地饮食习惯的强势产品铺往新市场,确实是一次“低成本”的试水。但同所有的跨国企业一样,海外生意必须考虑更多商业以外的因素。
如果说,“一带一路”战略使得中泰、中印之间的贸易往来有了更稳妥的政治环境,华人华侨在东南亚商界的强大话语权,也给中国企业相对友好的商业氛围,那和当地消费者打交道的微观细节,则需要企业自己多花心思。
“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好“桥头堡”的作用,尊重当地文化,搭建各国民间交流的平台。”上述伊利有关人士向财经网表示,“当初,伊利新西兰工厂的所在地原住民是毛利人,为了获得毛利人的支持,伊利多次拜访毛利部落的长老,承诺保护当地环境、解决当地人就业、尊重当地文化。经过数月不停的走访,才最终打动他们,大洋洲生产基地也得以顺利开工。”
蒙牛有关人士也就“进军东南亚会面临哪些挑战?”向财经网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品牌培育、消费者沟通均需要时间以及精力,作为一个外来企业,我们也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学习当地法规及相关政策。”
的确,与此前乳企纷纷布局海外黄金奶源地,为的还是讨中国消费者的欢心相比,在东南亚实现“自产自销”的乳业巨头,要克服的困难不止是生产制造时的阻碍,要迎合的不再是作为“自己人”的中国消费者。如何在一群有着相似面孔,却又身处完全不同语境下的消费者中间获得好感,这是乳业双雄撇开“民族企业”光环,以海外品牌身份融入全球的新挑战。
新闻推荐
“超级牌照”落地 “挖人”一触即发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催生大量投研、资管人才需求,公募基金承压
银保监会12月2日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这不仅是银行业“对标”资管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