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围着时代转 决策围着市场转 政策围着百姓转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经济转型,转出好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
请扫描二维码
广袤无垠的北大荒捧起中国的饭碗,辽阔无边的大庆油田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四大煤城捧出的“黑金”化作不竭的发展动力,莽莽苍苍的大小兴安岭用木材为一栋栋建筑挺起了脊梁……
粮食、石油、煤炭、木材,这是黑龙江经济发展历史上的骄傲与辉煌。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单纯依靠原材料输出,不仅难以适应发展,更难以实现龙江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近年来,黑龙江不断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延伸产业链、提升原材料附加值,让发展步伐得以持续加快。
2019年,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这样一组数字:2018年黑龙江141户“老字号”、1807户“原字号”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7.6%和11.8%。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产业新业态快速成长,网上零售额增长41.8%。
转型,转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更给龙江人带来了更多实惠。
思路围着时代转
赫哲族是黑龙江畔一个古老的民族。300余年来,赫哲人的民族文化在鱼干、鱼皮画中得以传承。
“90后”赫哲族姑娘曹畅2016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黑龙江抚远市乌苏镇文化站站长。近年来,她把前人们传承下来的手艺与互联网直播带货结合在一起。网上直播不仅让几百年来的文化积淀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一场直播4000多单的收益更让乡亲们的生活得到改善。
跟上时代步伐,打破传统思路,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这成了黑龙江经济转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这东西,我们小时候在林区用来引燃木头,后来都住楼房了,就彻底没用了。”张桂侠所说的“这个东西”是红松木腐烂、沉淀之后形成的包含松油的一种结晶体。它现在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北沉香”。
正是抓住了红松是伊春林区特有树种这一特点,在张桂侠的永达工艺品公司展厅内,“北沉香”由过去人们眼中的无用之物,变成了一件件雕刻精美的艺术作品。
“"北沉香"具有除烦热、强筋骨的药用功效。同时,经过艺术加工后还具有不腐烂、不怕潮湿、不怕浸泡等特点,这些都符合现代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张桂侠向记者介绍,现在的“北沉香”作品,从二三百元一件的手串,到几千元一个的茶盘,再到数十万、上百万元的大型雕刻,林区曾被漠视的废弃物经过加工打磨后变成了文玩界的“新宠”。
2018年开始,张桂侠又抓住了近年来研学市场逐渐升温的契机,在公司推出了传统木艺体验项目。
从那一年的5月起,来自天南地北的孩子们用刀、锯、斧子体验着木制品制作的乐趣。
“我们就是要把这深山里原始的东西,用时尚的方式提供给孩子们。希望借助他们的才智,进一步开发我们林区的优势资源。”张桂侠说。
决策围着市场转
现在,到黑龙江林区的游客都要品尝蓝莓。
早年间,东北人把蓝莓叫“都柿”。漫山遍野的都柿果经过加工,包装成果干、饮料后走向了全国市场。
近年来,物产丰富的黑龙江不断思考如何实现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用市场倒逼机制,让各类龙江特产提高附加值,成为人们致富的好帮手。
哈尔滨市尚志市元宝村过去是远近闻名的困难村,它有一个不太好听的别号——光腚屯。
曾经的元宝村,以旱田为主。玉米、黄豆,年年种,年年不赚钱。越种越穷,越穷越保守。
正是敏锐感知到了外地人对于东北大米的喜爱,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做出决定——旱改水。
“水稻市场销路更广,我们不能闭着眼睛种田。”张宝金走家串户坐在炕头上给村民们算账。同时,他还带领大家修建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
2009年至今,水稻已经连续10年丰收。
“今年,全村水稻发展到5300亩,超过总耕地面积的一半。玉米1亩收入1133元,普通水稻1564元,稻花香水稻2030元,你看看这是多赚了多少钱?”年过70的张宝金笑着反问道。
政策围着百姓转
今年46岁的高金云是伊春市抚育河林业经营所的一名职工。过去,作为一名油锯手,他最光荣的事情莫过于多伐木。现在,他的光荣之处在于不再伐一根木头。
2014年4月1日起,黑龙江省内重点国有林区黑龙江森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停止商业采伐的意图很明显:留住绿水青山。
但是,还需要解决另外一个问题:林区的职工往哪儿去?
现在的高金云是一名养牛大户,之所以干上畜牧业,是因为近年来黑龙江省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不断加大力度发展林下经济。
“我们这儿的山林多,水草丰富,牛都是吃天然植物长大的。”高金云回忆说,当年确定这个养牛的思路后,林场所还带领他们到外地去考察学习养牛的方法。
当然,林业所给他们最大的支持还在于免费提供“口粮田”。
“企业给我们免费提供的口粮田,可以用来种喂牛的玉米、大豆,这个政策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高金云算了一笔账:过去,当油锯手一年的收入有时不过万元。去年,他通过养牛获得了10余万元的收入。
政策围着百姓转,是促动思想转变拉动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好政策不仅让大家得实惠,更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随着各家各户室内冲水厕所全部安装到位,铁力市工农乡北星村的民宿经济有了发展基础。
实际上,这两年,当地已有了15家民宿。只是,这些民宿存在着小、散、标准参差不齐等问题。如何让村里的民宿经济避免“一村一户”的凌乱自发生长,通过公司化的方式进行规范化管理?首先要让村民们接受“抱团生长”的观念。
村里打造了一个样板房示范,村干部、党员带头示范。
2019年7月规模化运营以来,北星村民宿日均游客量达到30多人次,营业额30万元以上,此举不仅为集体经济创收2.5万元,还带动了村民30余人就业。
“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村民们看到了来这里的游客增加了,大家就一起都跟上来了。”工农乡党委书记朱松岩,这位清华大学2015级选调生表示,人心齐了,他对这片土地的发展更充满了信心。
新闻推荐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将全球经济本应有的运行轨迹彻底打乱。而疫情发展的时滞,又进一步弱化了全球经济的同步性。例如,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