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产经热点> 正文

要不要考研?考研为了什么?考研胜算几何? 考研热度居高不下 理性对待是关键

汕头日报 2020-08-03 02:01

最近,许多同学在朋友圈晒出自己刚收到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2020年的考研大战就此落下帷幕,2021年的考研酣战在即。而近期人民日报发表的一条名为“2020年研究生在学人数将破300万”的微博更是登上热搜,引发热议。考研,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刚需。那么已经考过研的同学是怎么看待考研这件事?正在准备考研的同学又面临什么难题呢?

考研目的多,定位清晰是关键

即将升入大四的张同学正在准备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口译的研究生考试,对本专业的兴趣和在专业上更大的追求是她选择考研的主要原因,此外,本科就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她选择北外作为目标,也有提升学历背景的目的。就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生一年级的许同学则是出于就业的考虑:“我们专业本科生不好找工作,有些工作会明确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另一些要求没那么高的工作又不太满意,读研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给自己更多的选择。”但也有同学是希望能够换一个专业。今年成功考上深圳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的黄同学对自己本科的专业并不满意,在大学“追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于新媒体创意产业领域的兴趣,而深圳大学的传播学院排名逐年上升,综合考虑她确定了考研的目标。

考研热度居高不下,考研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但并不是每一位考研人都目的清晰。“考研需要付出的的时间成本很大,决定考研前要弄清楚自己考研的目的是什么,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是否需要研究生学历等,切忌人云亦云,把考研当作逃避就业的方式。”目前在北京大学攻读法律硕士的陈宇翔同学给师弟师妹们敲了警钟。

过程多艰辛,战胜自我得进步

考研和高考一样,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不同的是,高考是一群人的战斗,而考研却是孤军奋战,不管是心理上还是体力上的压力,都需要自己去面对。

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来说,从零开始学习一门学科,任务尤为艰巨。“本专业的同学可以得到导师的引荐或帮助,这些资源我是没有的。”本科读化学,去年跨考金融专业的杨同学就有这样的焦虑。

林同学今年“二战”成功“上岸”北京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硕士。谈及两次考研的艰辛,他有许多感慨。他第一次考研是在大四上学期,每天除了完成课业,还得匀出时间来复习。而考研不像高考有老师带着复习,有模拟考可以检测自己的水平,虽然他咬牙坚持下来了,但仍以几分之差与北大失之交臂,这给他带来许多心理上的压力。翌年,他选择脱产在家准备考研,整天呆在家学习的枯燥生活,不仅考验着他的自制力,也考验他对寂寞的忍耐力。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的研究生考试,他以高分实现了自己的研究生梦想。

“考研不止是一次学业水平的测试,也是一次心理素质的测试。在一次次挫败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也提升自我的心理素质。”经历两次考研终于圆梦南京大学的路同学就这样感慨。

新闻推荐

广东省作协《网络文学评论》更名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期刊《网络文学评论》更名申请已于近日获批准。澎湃新闻查询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发现,国家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