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消费热点> 正文

如何全面促进消费需求?

四川日报 2020-12-28 06:12

扫一扫关注思想频道

□汪伟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促进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持续上升,但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消费需求的扩大和消费率的提升是由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内生决定的。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水平上升,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层次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扮演着重要角色。

深刻认识机遇与挑战

注重品牌和品质是“十四五”时期提高生活消费质量和促进消费升级的主导方向,日益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是追求消费品质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力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计划的改革红利将有力推动农村消费需求扩张和结构升级,有利于解决消费升级城乡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对环境治理的重拳出击,将引导消费向低碳、绿色、环保的方式转变。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银发”消费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轮技术革命,“互联网+”的深入推进与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直接催生一批批新的消费增长点。

扩大我国消费需求也面临诸多障碍。从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来看,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减缓,收入差距依然过大,制约了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扩大和升级,疫情的冲击进一步放大了这一影响。城市过高房价制约了消费进一步升级,对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发展享受型消费形成挤出效应,甚至使部分群体消费水平下降。从供需两端来看,我国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供需结构失衡,中低端过剩,中高端供给不足,无法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此外,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扩大消费需求仍然面临许多体制机制的障碍,如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一时难以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与投资“饥渴症”、税制、财政投融资体制等制度性缺陷,利率管制、户籍制度的约束、社会保障体制转轨遗留的历史问题,行业垄断、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以及与消费环境相关的其他问题,等等。这些体制机制障碍构成了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制约因素,阻碍了消费需求的增长和消费热点的形成。

准确把握四个关键问题

明确政府与市场在扩大消费需求和促进消费升级中的角色与定位。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在于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收入与消费能力的持续增长;政府在扩大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在于弥补市场失灵,调节收入分配,增强弱势群体的消费能力与形成良好的消费环境。市场与政府相互配合保证居民“能消费、敢消费与愿消费”,并形成消费需求持续扩大与升级的格局。

发挥国内超大消费市场潜力,对冲外需紧缩对消费的负面影响。我国有14亿人口,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商品零售总额已经超过美国,巨大的国内市场是我们的优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后,我国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将进一步带动国民消费能力增强,以消费结构变迁、质量提高为特征的消费升级,有望进一步挖掘国内的消费潜力,打通国民经济循环的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等各个环节。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有效供给创造需求。全面促进消费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有效化解当前供需结构的失衡与错配矛盾。要通过引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创造有效需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对于国内供不应求的产品和服务,要努力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建立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产业促进机制。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制约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促进消费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破原有的利益与收入分配格局、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与地方保护行为、抑制投资“饥渴症”,将居民收入增长、社会保障、民生工程、良好的消费环境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强劲动力。要加快市场准入制度改革,放宽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科技等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促进服务业产业的发展与服务型消费升级。加快税制改革,形成有利于低收入居民收入增长与调节收入分配的税制。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形成机制,降低无效投资对消费的挤出。

(作者系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

新闻推荐

网红城市成都为何长红不衰

从咫尺到远方、从个体到群像,这是一个万物皆可网红的时代,如今,轮到城市了。或是新经济下的产业变迁、或是舆论场内的文化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