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房产头条> 正文

实地商票再陷风波背后:一个隐秘而庞大的房企资金池江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06-02 01:47

实地近期再次陷入商票兑付风波。因为这一系列的舆情事件,这个过去不引人注目的房企资金池,正成为房地产行业关注房企资金安全的风向标之一。

一个月之中,两次因为商票兑付而发声明澄清情况,实地对待持票人的这一波操作,实属罕见。

2021年5月31日,实地发布声明称,鉴于近日部分自媒体对实地地产集团商票兑付进展表示关注,为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我司说明如下:我司始终积极有序兑付商票中。因小额商票的持票人较多,银行系统完成商票兑付的相关流程需要时间。建议各持票人提前与我司联系,以免兑付手续时间被动延长。

实地上一次陷入商票兑付风波,是在2021年5月初。彼时实地商票的持票人公开指出实地商票存在逾期兑付的情况,之后实地接连发布两则声明。

其中,5月7日主要是解释称此次商票未兑付主要是由于收款方山西富兴涉嫌诈骗,因而相关款项暂缓支付;并承诺积极兑付其中70%应付款项。5月8日,实地再次发声称,截至当日所涉及到期的5700万元商业承兑汇票,已100%承兑。

尽管实地两次回应都迅速及时,但是商票的兑付情况在房地产行业整体承压的当下,尤为敏感。商票的签发和支付都高度依赖于企业本身的信誉背书,倘若商票的兑付出现闪失,对企业的信誉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更有可能引发“蝴蝶效应”。

这个过去不引人注目的房企资金池,正因为一系列的舆情事件,成为房地产行业关注房企资金安全的风向标之一。

商票的流转江湖

在房地产行业,商票是运用较广的一种工具。

这是一种由出票人签发,委托由银行以外承兑的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商票不仅是一种支付工具,还可以是一种重要的融资工具,在这个金融密集型行业,它为房企的资金运用撑起了一片天。

商票这种工具,龙头房企之中,恒大、融创和绿地是开票大户;中型房企之中,华夏幸福、蓝光和富力等,也将之运用娴熟。

据界面新闻援引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票据市场承兑总金额22.09万亿元,同比增长8.41%,其中商票签发金额3.62万亿元,同比增长19.77%,其中,在TOP19房企当中,其总体商票承兑余额达到3355.74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36.59%,占全国商票承兑总量的9.27%。

据商票圈统计的数据,从绝对值上看,恒大地产商票余额达2052.67亿元,较2019年增长25.69%;华润、绿地、融创位于第二梯队,承兑余额超200亿元;而碧桂园、保利是第三梯队,承兑余额超100亿元。

客观来看,商票的存在对于房企对上下游供应链的资金周转具有重要意义。

一名TOP10房企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商票就是地产商很惯常的用来对外支付的手段,最常用的就是支付工程款和材料款。“比如一笔上千万的商票,地产商支付给总包单位,总包单位再背书转让给材料商。打个比方,地产商1月份开给总包单位,总包单位7月份转让给材料商并获得现金,材料商持有到期,相当于每一个节点只需要持有半年即可获得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也给地产商节约了一些财务成本。”

但是商票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并不仅仅是这样简单的应用场景,它还可以是房企融资的一种渠道。“市场上还有一种,叫做融资票。你可以理解为,是开发商无法通过金融机构去融资,于是去市面上找金主爸爸,例如一百万一张,贴息8%-15%去换取现金,相当于就是打欠条发债了。”上述房企人士指出。

商票的可流转性质,也就催生了商票中介这个行业。“供应商需要现金,就找资方去贴现。地产商的票有不少会流转到散户投资者手上,我们就专门操作这种票。”一名商票中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拒付的连锁反应

由于商票不断膨胀的流通规模,故而一旦商票兑付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是房企资金链阴晴的一个信号。

因此,尽管商票是很惯常的实用工具,但是现金流充沛的房企通常是不喜欢使用商票这种模式的。一名熟悉中海的人士就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海与供应商的合作中,一般都是用现金结款,“就是集中采购这种,都是现金,现买现付,中海不喜欢欠供应商钱,所以供应商对中海也很信任。”

因为存在融资的可能,且商票与企业的信用高度捆绑,如果开票人拒付或者延兑,影响的不仅是持票人。债券、股票投资人也会密切关注企业本身的商票兑付情况,以便对企业的整体信用有更确切的感知。

陈晨是一名内房股的投资者,他每天都会收集房企的商票兑付新闻,会关注是否出现情况,“这个东西对债券股票也会(有影响),因为贴息的商票本身就有一定的债券属性。”

黄华持有多家房企的商票,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果商票发生延期兑付或者拒付,它主要的直接作用是有损商誉,“以后就没有人愿意接这家的商承了,而且贴息会去到很高,有的企业的商票价格最高已经涨到30%-32%了,相当于一张100万的票,卖给中介只能卖68万-70万。”

就像实地连续两次的兑付风波,虽然最终都被及时平息,但持票人以及实地的供应商乃至资本市场,都不会将之看作为是风平浪静的信号。

“实地接下去也有很多要到期的。它资金确实也紧,今年受到政策压制太严重了。”一名实地的持票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因为这一次实地兑付他认为存在实质性的延兑,他对后续实地商票的兑付情况存在疑虑。

不过,商票作为一个相对金融机构融资更鲜有人关注的领域,它的兑付状况完全依赖于企业的自觉。“商票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人管的,就算是拒付,也是舆论影响。”黄华指出。

因此,在房企资金链普遍承压的情况下,商票的流转以及兑换,更加需要引起行业的聚焦与关注。就如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商票等应付款项的增加虽然为房企控制了有息债务规模,但开具大量商票后,可能会导致偿债能力虚高的现象,隐匿了债务风险。

“商票这个机制,它确实是很厉害的。但那是在理想状态下。”上述房企人士续称。

(作者:吴抒颖 编辑:李清宇)

新闻推荐

一线楼市再降温:沪深围堵炒房,政策“补漏”升级

3月以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再现一轮密集的调控收紧,部分城市楼市政策连续加码。一线城市围堵炒房资金,目的是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