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已初步形成全球性人民币“四大中心”
浦东时报6月26日报道,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2018)》(简称《报告》)指出,2017年,上海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增强,全年各项贷款累计增加7199亿元,同比多增604亿元。同时,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在加速推进,上海在巩固以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的中国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时,也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
信贷资源进一步向普惠金融倾斜
《报告》指出,2017年,上海信贷资源进一步向普惠金融倾斜。数据显示,2017年末,上海中资银行涉农贷款余额为1838.1亿元,比年初增加129.3亿元,其中农林牧渔贷款、农村基础设施贷款分别比年初新增37亿元、95.4亿元。此外,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在全部企业贷款中的占比达到29.9%,小型企业、微型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0388.9亿元、1629.9亿元,合计比年初增加1569.1亿元,同比多增594.1亿元。
同时,还涌现出许多普惠金融服务的典型机构和特色产品。比如,上海银行持续推广服务电子化,提供标准化、便捷化的“简易产品包”套餐;推出小微专属金融服务方案,与上海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合作,搭建科技金融服务联动平台。
上海各金融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科技金融机构体系与产品服务创新,大力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比如,上海多家银行探索符合科技企业特征的利率定价模式,推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率定价新机制。而专门服务于科创中心的引导基金——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也于去年成立。
自贸区金改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速推进
上海金融业在服务国家战略和支持实体经济同时,自身也实现了蓬勃发展,2017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438万亿元,在沪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537家,金融业增加值占上海GDP总值的比重超过17%。
上海在进一步巩固以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的中国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时,也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并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金融中心城市之一。根据英国独立智库Z/Yen集团发布的第2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上海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升至全球第6位,较上期上升了7位,体现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不断确立和提升。
自贸区各项金融改革开放举措也在扎实推进。2017年7月,上海自贸区首批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落地,进一步满足了跨国公司在岸管理全球人民币资金的现实需求。目前,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已全面启动。
依托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上海各类金融机构相继在自贸区设立国际交易平台:黄金交易所“国际板”总体运行稳健,上海清算所铜溢价、乙二醇掉期交易,以及自贸区大宗商品现货交易陆续开展,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首单挂牌企业FT跨境债转股落地,“一带一路”熊猫债在自贸区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等。
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进一步集聚,金融市场开放创新加快。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债券通)上线试运行;票据、保险、信托登记市场在上海平稳起步;中债金融估值中心落户上海。一系列新兴市场要素的出现和集聚,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基础市场功能得以进一步完善。
金融业放宽外资准入为上海带来新机遇
展望2018年,《报告》指出,国家大幅度放宽金融业外资准入将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新机遇,探索建立自由贸易港、筹备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也将有力推动上海构筑新的战略优势。
2018年,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继续推动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同时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落实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此外,还将加强金融风险研判和预警,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原题为《<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2018)>发布:上海已初步形成全球性人民币中心》)
新闻推荐
生活服务平台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拟间接入股汽车销售上市公司庞大集团。庞大集团资料图7月2日晚间,庞大集团(601258)公告称,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