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媒体: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既没有放水 也没有紧缩
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但在边际上有所调整,和去年相比有所不同。具体有哪些不同?
第一点,今年以来,央行通过运用存款准备金、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约2.8万亿元(包含7月5日降准将释放的约7000亿元资金),远超去年全年1.76万亿元的总和。
在央行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明显高于去年的背景下,金融机构中长期资金来源明显扩容,资产负债匹配程度提高,对满足实体经济中长期融资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央行已经构建了短中长期搭配、总量和结构兼顾的流动性工具箱,每日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机制上有能力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中长期资金供应加量改善了市场主体的流动性预期,大中型银行融出更加积极,货币市场平稳跨过半年末关键时点。从市场参考基准看,短端利率DR007(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之间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运行中枢从1月份的2.85%左右下行至目前的2.7%左右。长端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3.9%大幅下行至目前的3.47%,降低43个基点,同期10年期国开债利率更是下行66个基点。
考虑到企业融资成本主要取决于中长期利率,市场利率下行有助于降低优质企业的发债融资成本。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主体和一些媒体宣称的“资金紧”,实际上是银行存款流失或存款增长乏力,并非缺乏流动性,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否则会误导决策。
第二点,也是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的一大亮点,就是更加注重把握总量调节与结构性支持的平衡,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又引导流动性和金融资源优先投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年初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落地;6月初央行决定适当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并促进信用债市场健康发展;7月5日起央行下调相关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
准备金工具的连续使用,引发了对货币政策取向判断的争论,有观点认为中央银行开始放水。但事实并非如此,货币政策是否稳健要根据所处形势变化来判断。进入2018年,由于国内国际经济金融领域突出矛盾显现,形势更加错综复杂,此前强监管引起影子银行业务收缩,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出现回落,银行表外业务回表压力大,在这种内外部情况下,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相比,显得略微偏紧。因此央行采取了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货币政策在边际上有所调整,使得货币政策仍然维持了和实体经济相匹配的状态,既没有放水,也没有紧缩,稳健货币政策仍处于中性轨道。
而且,上述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在指向性滴灌的同时,着力避免水源再度流向国企等高杠杆主体,可以更好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打好三大攻坚战和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的总体要求。
在一系列政策的助力下,当前信用债市场已有所企稳。6月份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5235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增加489亿元和241亿元;净融资480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增加541亿元和1435亿元。
近期债券市场出现一些违约,但这不足为奇。一方面,债市市场出现适度违约、打破刚兑是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市场主体能够合理发现价格,有利于债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到5月末中国债券市场违约率是0.39%,明显低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1.74%,也明显低于国际债券市场1.2-2.08%的违约率水平。
可以说,2018年以来,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效,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市场利率基本平稳,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新的经济金融形势,下一步应继续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同时,也应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稳定市场预期,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原题为《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7月6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6日对记者说,中美之间500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