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国内财经> 正文

金庸:心怀家国or道地的政治家

万喆(特约评论员) 2018-10-31 21:11

我不是金庸的粉丝,我只是看过金庸的书,所有,还不止一遍。

很多很多年以前,我为古龙写祭文,开篇即言:知道你时,其实你已经不在了。

很多年以后的今天,金庸也走了,但我并不是在为他写祭。

密室逃生

一开始看金庸的时候,并不知道那是金庸。一部83版的《射雕英雄传》是我的武侠启蒙。在那个风气渐开却仍旧封闭的时代,武侠小说打开了一扇门,展示着江湖的人生、人生的江湖。

第一遍读武侠小说的时候,统统苦不堪言。那时,这些书都是些“边缘”书籍,为父母师长所禁,自身毫无财力购书殊无可能,实际上即便有钱大概也是不可能有渠道买到的,国内只有许多书摊上林林总总的盗版,最先是有涉世更有经验的小伙伴们懂得前去租借,我则是从他们手上二次周转。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天龙八部》。也不知怎地,这套书被租借的是个十集版本,每一集还分为上下两册,就是说,一套书分有二十本。大抵也是出版者深谙市场需求,懂得出租都是以本数计价的道理。只是这一来就苦了我们这些蹭读人。

集体租借读书,意味着:第一,无论怎么都要尽快看完;第二,拿到哪本看哪本。二十本,读书体验可想而知,而且是《天龙八部》。《天龙八部》是个大部头,但不同于其他大部头如《射雕英雄传》或《神雕侠侣》等,其故事主角特别多,主线非常繁杂,配角们都是最佳戏精,支线精彩和重要程度都比主线有过之而无不及。三大男主角都在找爸爸,所有女性角色都在找情郎,什么要么没有父母,有父母的话一定不是亲生的,找到的爱人都是妹妹,找到的妹妹不是妹妹,如今的当红桥段都是这本书嚼烂的梗,更不要说还有天山童姥这种逆时空生长的搅局者。在时间紧促而错综复杂的借书看过程中,20本始终没有看全,包括第一本。我只能日夜兼程、夙夜苦读、一目十行,同时还不能囫囵吞枣,要不停地殚精竭虑追寻草灰蛇线自行脑补和梳理故事发展的时间线,以期明白这好几代痴男怨女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多角关系。这使我的阅读好像在进行一场“密室逃生”。

他对我们,是充盈了我们的时光;我们对他,是纪念我们的年华。

一世人都在求不得

金庸自述其小说长篇胜于短篇、后期胜于前期。他最为不起眼的一部短篇,女主角李文秀真正名不见经传,在书的最后,她说:这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都不喜欢。

这和郭襄的“我偏偏喜欢”,和赵敏的“我偏要勉强”如出一辙。

金庸小说的女主角们,往往至情至性敢爱敢恨,而男主角们常常爱恨难决优柔寡断。但另一方面,男主角的“偏要勉强”其实也十分突出。郭靖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做个盖世英雄享受世外桃源都是很好很好的,他偏偏不喜欢,明知官府腐败时势无救,偏偏要直面国破城毁身死的结局。像乔峰这样的,侠之大者,突然发现其实自己就是那个阶级敌人,则无法开解,无法勉强别人,只好一再勉强自己,走向自毁。其余的人,谁又不是在勉强?黄药师一世聪明,却因勉强失去了一生挚爱,又硬要勉强想将她救活;陈家洛武功才情人缘均卓绝,为了反清复明大业,勉强了香香公主的性命,爱情事业都失败;更不要说慕容复,出场时堪称踏着五彩祥云,偏要勉强光复只有他觉得厉害的他的国,最后被自己的金甲衣压疯了。

倒是像虚竹这样的人,有着世上最为奇诡的身世,但是他浑然不知,遇上了世上最为奇诡的机遇,但是他浑然不知。他的爹妈、师父、兄弟都是江湖上的顶尖人物,个个都精彩艳绝,个个都为情所困,绝大多数都悔憾半生、自绝身亡。他闭着眼睛解开了世上最巧妙的棋局,黑灯瞎火缠绵了最可爱的爱人,继承了别人几辈子也修不成的武功,成为一大堆灵鹫宫三十六岛、七十二洞厉害人物的主人,还得到了一个公主。

直到又过了数年,我才看到《天龙八部》第一篇,金庸解释了书名叫做“天龙八部”的原因。原来,所有人都在错爱,无论对人、事,或是对家、国。所有人爱的都是幻影,一切有情都是镜花水月。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所有人都在求不得。

世事,真乃大梦一场。

强极则辱,情深不寿

近些年,社会风气逐渐凌厉,追念逝者,往往成为舆论交锋战场。有时候逝者太大牛,很多人便讨伐追思之人并无用真情之资格,只是附庸风雅;有时候逝者是通俗娱乐人物,又有人讨伐追思之人情绪泛滥,徒见社会糜烂之风。

唯有金庸,通俗程度,贩夫走卒都好,没有人不懂;而高深程度,庙堂社稷都好,没有人不服。这样一看,华文世界里,金庸真是个异数。

金庸的94年,也算是身世飘零,大起大落,作为世家子弟,又成为媒体报人,在近现代繁复的中国历史中作了见证。像古龙这样身世畸零的人,靠了天生才华和一股热血活着。金庸却能融会贯通,活成圆润融通。他青年时期痛失父亲,后因了粉丝邓公为其平反,从此成为两岸三地的一位微妙人物。你可以说他一直心怀家国,也可以说他内心是个道道地地的政治家。

金庸写武侠属于偶然,第一部连载即大获好评,只能从此一路往下走。这部书里,他说:情深不寿,强极则辱。

起步已然若此,但勘破岂是容易?或者,先做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已然很好很好。

我常觉得,金庸小说里,有个人的三观尤其正,即使放到今天也不过时。这个人是黄药师。他厌恶所谓正统礼教,不拘泥繁文缛节,但是最敬重忠臣孝子,直言民族大义不是小节。

我又觉得,《天龙八部》里,有情皆虐,谁又无情?大概只有个丁春秋。他痴迷权力,没有感情,他只虐人,看得人人都想虐他。待到他被虐,人人称快。对比起来,即使见到岳不群这种伪君子、东方不败这种畸人的结局,我们也忍不住会带几分唏嘘,对处决丁春秋,却只有快意。

有情虽然变态,总归比无情的变态好。世事反正大梦一场,人生不就是几度秋凉?

金庸的封笔之作是《鹿鼎记》,没有谦谦君子,也不温润如玉。可是,韦小宝是个真正懂得的人,情深不寿,强极则辱。

后记

人这一生,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有些人见到了自己,像乔峰;有些人见到了天地,像郭靖;有些人见到了众生。

人这一生,要见到,然后见不到,然后再见到。在华语人生里,我们见到金庸,然后见不到,再在心里见到。他说,我来过,活过,见过。

(作者万喆系经济学家,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

新闻推荐

十七冶获中冶集团综合业绩考核施工组A级首位

本报讯(记者余齐斌通讯员钟康龙)10月22日,中冶集团公布集团子企业2017年度综合业绩考核结果,主要从财务指标和综合管理指标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