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财经人物> 正文

控制投资规模避免新基建“走老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专访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储殷

华西都市报 2020-05-06 02:47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专访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储殷 储殷

经济学家、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近日,中央对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作出部署,有关部门和地方纷纷出台相应举措,诸多高新技术企业也蓄势待发。面对“新基建热”的兴起,市场应该具备哪些冷思考、避免过热跑偏?

4月24日,经济学家、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储殷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新基建成为疫情之后刺激经济方面的因时之举,具备一定的必要性,但同时也应慎重地控制规模。

新基建涉及新旧领域权衡

稳投资、稳增长、促消费,化解疫情不利影响,新基建是当下实现经济平稳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被行业视为应对挑战、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那么,应如何从实际出发,抓住用好这个机遇?储殷认为,新基建涉及很多新领域的刺激,本质上有新旧领域之间的权衡问题。“新基建的受益方面,跟目前疫后救急局面之下的受益对象并不完全一致。需要疫后救济的受益对象是影视、餐饮等现存产业链及中小微企业,新基建在稳固受疫情冲击的现有行业中将扮演何种角色值得慎重思考。”

加大“新基建”投入的话题最近正在引发广泛讨论。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成为不少专家的观点。然而,正如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的名言:一个经济学家应该同时考虑“什么是可以观察到的、而什么又是不可以观察到的”。在储殷看来,资本涌入“新基建”之外,还应该看到未涌入的部分领域。

新基建不可一刀切地上马

“我认为,对于中小企业扶助而言,疫后扶持力度还应进一步提升。例如通过以消费券等搭配消费的形式提振经济力度还可以再加强。”储殷指出,在国内疫情刚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新基建如果大幅度上马,会挤占大量现金流。同时,在国内还有大量的、不那么“新”的领域也亟待现金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新基建挤占大量现金流,实际上意味着,不少需要资金救急的领域,资源恐怕会分配得更少。”

各地公布的一系列重磅投资计划,提振了市场信心,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担忧:“新基建”会不会走上“投资刺激”的老路,带来新的产能过剩?储殷强调,新基建是有发展前景的,投资新基建市场应深入思考在什么时候、用多少资源做;在大方向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怎么推进。

在发改委对新基建的定义范畴中,智能化改造传统基建设施被纳入其中。对此,储殷建议,发展新基建,财政政策可首先着眼于疫情之后各行业的复苏,着眼于城市老旧基建的升级。“对于新基建,不可一刀切式地上马,应该慎重地控制规模,避免新基建"走老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欧阳宏宇

新闻推荐

【专访】世行前副行长戈尔丁:逆全球化将是一场灾难

记者|王磬尽管今天人们已经不难发现,大流行病与全球化之间具有高度的同构性,但要提前预见到这一点并非易事。经济学家伊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