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银行> 正文

ATM机还没到 退场的时候

南方日报 2020-10-22 06:56

■扶青

你有多久没使用过现金了?近日,“抱歉,我没带着实体钱”登上微博热搜。话题立刻引发网友共鸣,不少人表示深有同感,日常生活中现金需求的下降可见一斑。在此背景下,以取现为主要功能的ATM机(自动取款机)使用率逐渐下降,银行的ATM机业务也悄然“瘦身”。

作为银行业划时代的创新,ATM机以“永不关门”的姿态,曾被誉为银行业最有用的发明。但在移动支付、电子银行、网上转账、数字人民币等新兴业务如火如荼的当下,ATM机也遇到了冲击。人们普遍感到,实体银行网点和ATM机数量在减少。

一些相关指标也传递出ATM机的发展疲态。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国有ATM机105.21万台,较上季度末减少3.09万台,较2019年末的109.77万台减少超过4万台。全国每万人对应的ATM机数量为7.52台,环比下降2.85%。

裁撤银行网点和ATM机,固然是银行业基于市场判断的自由选择。但不得不提醒的是,ATM机在某种程度也是一种准公共服务设施,类似城市供水、气、电、热等公共设施,考虑赚钱的同时,也得照顾民生需求,保留适当数量,为消费者提供普惠服务。

虽然一些年轻人感觉用不着ATM机了,但在很多老年人、农民、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面前,ATM机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调研显示,目前我国2亿多老年人中,60岁以上人群中使用电子支付的比例仅为50%左右,这么大的群体,提供服务是理所应当的。

再者,网络支付和ATM机并不冲突,好比现金和数字货币也相互依存一样,ATM机仍有其存在的场景。设想一下,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燃眉之急,比如手机欠费、断网断电,网络支付暂时行不通,这时候身边有一台ATM机,不是很方便的事吗?

从银行业自身的角度看,ATM机也远远还未到退场的时候。智慧金融和普惠金融的需求始终存在,ATM机的形态、功能可能会产生变化,但作为物理存在的自助终端应始终保持在场。

遗憾的是,在这股“撤机潮”中,我们已然看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有的银行只顾撤机,而不考虑客户的人流量、需求量;一些地方的ATM机已经放弃维护,形同虚设……毫无疑问,这样的做法不仅影响消费者利益,也有损银行自身形象。

ATM机撤不撤,还是要多问问消费者的看法;至少在没撤之前,保持基本的技术维护,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新闻推荐

250万亿元商业银行市场将迎重大变革 存贷利率可与客户进行自主协商

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下称《商业银行法》)的修改工作迎来重大进展。10月16日,央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