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业绩比拼:盈亏差距惊人 头部吃掉行业利润
作者:李薇
2017年报数据显示,10余家民营银行的盈亏表现各异,有些利润水平惊人,而有些仍处于亏损状态。其中,微众、网商两家“头部”民营银行的净利润,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在民营银行成立4周年之际,我们盘点了各家银行的存、贷、汇业务布局,发现整体上表现为信贷业务为主、业务结构单一的特征,彼此之间的差异化特征不明显。在“开放银行”战略下,未来民营银行将逐步由C端市场转向B端,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形成开放式的金融服务生态圈,在细分市场领域摸索出盈利方式。
一、利润比拼:盈亏差距惊人、“头部”民营银行稳占鳌头
在我国已开业经营的17家民营银行中,有12家银行披露了2017年报。从业绩表现来看,前三名(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与华瑞银行)的净利润明显远超其他民营银行,并且呈现出蓝海银行、新网银行这两家净利润为负的亏损结果。
1. 3家“头部”民营银行盈利根源
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2017年末经营业绩差距如此之大?我们发现,净利润最高的3家“头部”民营银行,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均属于第一批试点的民营银行,因此在发展上更具优势。一方面,三家的设立时间最早,获得诸多政策红利与较早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品牌效应显现;另一方面,通过股东进行获客与线上放贷,尤其是微众银行与网商银行两家,依托大股东腾讯、蚂蚁金服等互联网巨头的流量优势,在发展初期的3年之中,更容易通过纯线上信用贷款来赚取利差,迅速抬升整体利润空间。
2.亏损的2家均属于互联网银行
我们发现,已披露2017年报的12家民营银行之中,有2家处于亏损状态,分别是蓝海银行净利润-0.98亿元、新网银行净利润-1.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我们此前在上篇指出民营银行划分为互联网银行与非互联网银行两大阵营的定位,这两家同属于互联网银行,却与微众、网商的净利润差距相当明显。当然,从成立时间较短这一理由来解释,也可以被市场大众所接受,毕竟新网银行成立于2016年12月、蓝海银行成立于2017年5月。
然而,同样是在2017年5月开业的武汉众邦银行,并且也属于互联网银行,2017年末已实现盈利1600万元。通过查阅武汉众邦银行的发展历程,发现它在开业仅半年时间后,就宣布推出开放平台,与目前多数银行实施“开放战略”不谋而合。该行将API接口、SDK、H5等全部开放,连接更多的外部合作伙伴与线上场景,加速发展供应链融资、投资、账户及支付等四大业务。由此可见,与亏损的2家民营银行相比,互联网银行在没有物理网点的情况下,“广连接、促开放”才是求生之道。
二、生存压力:信贷业务为主、业务结构单一引关注
谈起民营银行,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线上贷款,而对于其他业务的优势亮点并不十分了解。从已公布的2017年报来看,民营银行凸显了业务结构单一、高度依赖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弊端,作为“轻资本”运营的新型金融机构,更应关注负债端的资金拓展与中间业务的规模提升。
1.资产端:完全依赖贷款产品
从资产端来看,民营银行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过于依赖股东的资源禀赋,以发展单一的明星贷款产品为主,导致盈利主要依赖于存贷利差。以两家“头部”民营银行为例,微众银行采用To C模式的“微粒贷”,2017年末贷款余额已经超过1000亿元;网商银行则采用To B模式的“网商贷”与“旺农贷”,主要服务于小微经营者(包含超过100万的线下码商,指通过二维码收款的商家)与农村客群。从下表可以看出,纯信用贷款模式是主要盈利来源,也是我国目前17家民营银行普遍采取的发展路径。
数据显示,从累计贷款规模这一指标来看,微众银行8700亿元几乎是网商银行4468亿元的两倍,而不良率也比网商银行低不少。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主要源于微众银行合作的联合贷款机构已达50家,而且这50家机构分享了75%的微众银行业务。然而,“微粒贷”这种经营模式在未来几年,能否为微众银行带来利润贡献?其他民营银行纷纷效仿的线上贷款模式,是否能够改善目前看到的净利润为负的发展颓势?
带着这一问题,零壹财经查阅近两、三年以来,微众银行对于“微粒贷”发展走势的论述,发现李南青行长在2018年7月发文指出:“资本对业务发展支撑不足、小微业务模式尚在探索之中、个人业务结构较为单一等问题”。可见这种纯信用贷款的模式,在初期借助腾讯大股东的流量优势与宽松的监管环境,可实现较快盈利;但随着竞争者的增多与日趋严格的监管约束,必须转变经营模式。我们注意到,2019年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出台的《关于加强互联网助贷和联合贷款风险防控监管提示的函》(以下简称《监管函》),专门强调了银行业“属地放贷”的监管原则,可看作是对民营银行与外部机构合作风险的一次警示,联合贷款模式未来将面临较大的阻力。因此,未来民营银行要拓展供应链金融、投贷联动、涉农信贷等复杂程度较高的产品,丰富资产端的业务种类。
2.负债端:揽存有限、同业存款占比大
受限于民营银行“无任何一个物理网点”或是“在总行所在城市仅可设1家营业部”的限制,已开业的17家民营银行在揽储方面的整体规模增幅有限。2018年,多家民营银行推出“智能存款”业务,事实上就是为了破解负债端的难题,但也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关注。因此,如何在合规要求下拓展负债业务来源,已成为众多民营银行的经营难题。我们选取截至2017年末的4项负债业务指标,即吸收存款、同业存放、同业拆借与应付债券(含同业存单),并与总负债数值进行比较,可发现民营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由这4项指标所构成。
从下表中的各家银行对比来看,可以明显发现“同业存放”这一项的数值占比较大,因此民营银行在发展的前几年之内,包括“头部”玩家的网商、微信银行在内,均存在过度依赖同业存款的问题,尤其是微众银行体现的更为明显。此外,标注出来的4家非互联网银行的“吸收存款”超越了“同业存放”,与他们拓展小微企业客群、吸收企业端存款有较强关联性,因此拓展B端市场或许是民营银行拓展存款资金规模的一条出路。
3.综合经营管理:高管任职变动影响业务连续性
民营银行成立的短暂4年时间内,不断爆出高管离职的报道,并且多家民营银行的高管人事履职都未满一年,譬如:2015年9月份,原微众银行行长曹彤请辞,任职仅10个月;2017年10月份,中关村银行行长王萌辞职,任职仅3个月;2018年出现董事长或行长一职变动的民营银行,涉及武汉众邦银行、福建华通银行、重庆富民银行、吉林亿联银行、湖南三湘银行与上海华瑞银行等。
高频率的民营银行“换帅”背后,正是由于“一行一店”模式带来的存贷款业务经营范围有限,导致高管们面临较大的展业压力。同时,民营银行的主要客户是传统商业银行覆盖度较低的这类群体,包括大学生、青年、农户与小微企业等,这类客群的违约成本较高,因此在经营管理上会面临更大挑战。高管人员的频繁变动,也导致了民营银行的业务经验方向不断变化,影响了业务持续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
三、小结
整体来看,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4年时间内,正在逐步实现扭亏为盈,尤其是从微众、网商2家的净利润规模来看,相信其他民营银行也将逐步爆发增长潜力。2019年到来之后,民营银行正在将目光从C端转向B端市场,以“开放银行”战略融入更多的场景之中,并更加注重数据深度挖掘产生的价值。譬如新网银行,通过拓展对中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服务,在企业信贷、存款与中间业务收入方面,构建全新的金融生态圈,在2018年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
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面对“强监管”政策,民营银行仍将面临不小的挑战。本文指出浙江省出台的互联网助贷监管文件,未来或对于微众银行这样的头部民营银行造成一定冲击,改变微众、网商两家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在业务布局上,民营银行需要破除仅限于信贷业务为主的发展模式,从综合金融服务的角度出发,为小微企业、“三农”与个人用户群体提供多元化选择,并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保证民营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新闻推荐
中国银联昨天发布了2018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据统计,当前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5.7亿,去年三季度,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