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可以 直播挖坑不行
今日论衡之世相评弹
□邓海建
在6月19日举办的首部全国性直播电商标准《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两项团体标准制定研讨会上,专家建议直播应建立行业黑名单,一旦进入黑名单将在全行业受限。(6月20日新京报)
2020年算得上不折不扣的直播元年:从网红主播到带货官员、从电商直播到全域直播、从直播培训到直播专业……直播产业的火越烧越旺、直播研究的门路越拓越宽。1秒卖光的销售速度,动辄破亿的销量榜单,让人恍惚以为“只要直播就没有卖不出的货”的错觉。
毋庸置疑,直播在诸多垂直场景中的高效运用,扎实改变了营销生态,亦为创新创业引入一潭活水。近日,人社部对10个拟发布新职业进行公示,其中“互联网营销师”职业下增设“直播销售员”工种;有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多地明确提出要打造“电商直播之都”“直播经济总部基地”,并将电商主播列入人才引进政策。
只是,越是蓬勃生长的行当,越容易在挣得盆满钵满的同时走上野蛮生长的路子。有两组数据可以比较阅读:一是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最近向社会公布了第五批主播黑名单,50多名网络主播5年内将在行业内禁止注册和直播。二是比如杭州,算得上电商直播高地,仅余杭区就集中了包括淘宝直播等约20家平台。今年1~5月,杭州市市场监管部门收到直播电商投诉1061起,涉及主播承诺没兑现、产品质量、虚假宣传全网最低价等。此外,一张第三方机构直播间里面人气造假的数据报价,最便宜的是100人两小时20元。人气造假、虚假交易……“直播后遗症”和直播经济一样,暗夜妖娆在风口浪尖。
然而,直播不是法外之地。直播带货可以,直播挖坑恐怕就要有人来管管。
眼下,不少主播不仅把带货这件事弄成了无厘头小品,甚至全然突破了民众智商的底线。比如卖面膜的说诺贝尔化妆学奖,卖红豆薏米粉代餐粉宣称“3天减掉体重1~5斤”,还有主播胆大包天地叫嚣“可以降血脂,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动脉硬化、中风、心脏病、高血压,对老花眼、青光眼、视力模糊有很好的效果”“我们家的产品质量这一块绝对是NO.1”……狂轰滥炸之后,公众忍不住要问一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呢?《广告法》呢?其实,2020年全国两会上,已经有不少代表委员提出严管直播产业链的议题。前期准入、中间监管、后续维权,忽悠要埋单、吹牛要上税——这是直播走向法治和规范的基本底线。
看直播的不是“人傻钱多”,玩直播的也不该是“一锤子买卖”。就像当年的电子商务一样,如果把新经济仅仅看成是坑蒙拐骗或者去库存、挣流量的捷径,那么,透支的一定是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的信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主播黑名单”“MCN机构黑名单”“平台黑名单”都该健全起来了。总之,当以稳妥有序的行业监管,让直播经济对市场和消费者有起码的敬畏感。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记者袁婵卖衣服的森马逐梦“菜篮圈”了。日前《温州日报》报道,森马旗下的新型菜场“森活之家”首店将于7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