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梅生:绿色建筑的商业模式待形成
202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对中国的绿色建筑提出了更高要求。
绿色建筑,不仅是环境资源的绿色,更是人本身的安全。想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绿色建筑就需要科技赋能、金融活水。
8月8日,在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20届年会上,全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精瑞人居发展基金会主席聂梅生表达了上述观点,她还指出,绿色建筑要发展就要依靠科技与金融赋能,并且需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数字化让绿建更智能
绿色建筑在中国已发展了20年,前十年里,绿色建筑主要是“四节一环保”,强调建筑本身的绿色性能,但缺少人的居住感受。
近十年里,绿色建筑则回归到以人为本,重视健康和安全属性,逐渐转向数字化、智能化。尤其是这次的疫情,给大家敲响了警钟,聂梅生指出,所有的绿色建筑最后还是要做到关注人的发展。
首先,就是要利用科技,让绿色建筑达到更加智能化的水平。
她分析了疫情中的事例。中国之所以能够把防疫工作做好,一方面是社区有形围墙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较好的隔离防控作用,其次就是二维码、GPS、大数据、监控类传感器形成的物联网联合作战。
疫情,让人们在无常中又体会到了技术赋能的力量。聂梅生认为,数字化赋能绿色经济已经是全球化的事情,如果不借助数字化的技术、智慧化的系统,“四节一环保”和人的健康安全都不能保证。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绿色建筑来说也同样如此。想要继续保持高质量的发展,绿色建筑就必须和数字化、智慧化结合。聂梅生指出,人的生存环境想达到舒适、安全、高效、健康,一定和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分析、综合调度等技术有关。
她表示,全联房地产商会和全国制标委马上要联合启动一连串的关于数字化社区标准的制定。信息化、智能化是社区未来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也不能“独善其身”。
绿色金融赋能面临困局
“左膀右臂”需要齐全,聂梅生说:“发展绿色建筑没有金融支持是不行的”。金融作为一个行业发展的“垫脚石”,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聂梅生表示,我国的金融无非就是开发贷、个贷、企业贷、信托等,但对于绿色建筑来说,还有一个支持就是绿色金融。
她具体介绍了我国正逐渐发展且融资成本较低的绿债。她表示,国内房企融资成本一般在10%上下,但绿债的利率基本上在5%。龙湖发了大概40亿元,利率基本上在4.4%到4.6%。
除了利率较低,聂梅生还表示,绿债的单一项目募集资金体量更大、资金运用和时间更加灵活、审核效率也较高。
绿债的这些特点,对于房地产绿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绿债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是房地产绿色改革的重要后盾。其次,综合作用之下,会倒逼房地产企业进行绿色改革,从而推动房地产行业向绿色发展。
但绿色金融赋能在我国的整体发展并不亮眼,全球投向绿色建筑的绿色金融大概占到30%,而国内只有6%。聂梅生认为,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信息发布,“绿色效益”评估和发布与金融系统不衔接,另一个是信用体系。
把视角从整体转向具体来看,绿色金融赋能的困局表现为,要做绿色建筑的房地产企业,拿不到钱,而金融机构有钱又找不到好项目。
聂梅生认为造成这种怪圈现象的原因是,现在房地产调控,开发类的贷款基本上一刀切。其次,绿债偏爱信用评级AAA和AA+的企业,但这类企业融资手段多,自身的融资成本就比较低,对绿色债券的依赖度并不高。
然而,一些做绿色建筑非常辛苦、创新能力比较强,并且需要支持的中小企业,评级不够,又拿不到绿色金融的支持。
钱荒和资产荒的情况同时存在,绿色金融与绿色建筑不能成功匹配。由此可见,绿色金融在赋能绿色建筑的路上还需解决这种错配问题。
演讲最后,聂梅生表示,现在国家说的三件大事包括数字化经济、绿色发展、旧改应该通盘考虑,形成新的商业模式,走出现在的周期。
(作者:张晓玲,田甜 编辑:徐旭)
新闻推荐
优客工场最快Q3完成SPAC上市 毛大庆已不再担任CEO一职
联合办公空间运营商优客工场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RW文件,正式撤回独立IPO申请,“鉴于当前的资本市场状况,公司正在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