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财经人物> 正文

专访虹软科技董事长:科创板有机会孕育世界级企业

澎湃新闻 2020-06-23 09:16

科创板开板一周年,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

站在这个时间节点,澎湃新闻推出《登科一年:科创板开板一周年特别报道》,邀请资本市场顶级专家,一线金融机构负责人,上市公司负责人,回顾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一年来的得失,展望新起点上,科创板的改革前景。

本期刊出的,是澎湃新闻对虹软科技董事长兼CEO邓晖的专访。虹软科技董事长兼CEO 邓晖

邓晖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虹软之前就考虑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科创板的顶层设计以高端科研、技术发明、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升级为宗旨,这些特征都与虹软非常契合。征求意见稿发布后,虹软就开始积极筹备登陆科创板,并于2019年7月成为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之一。

邓晖认为,科创板精准的科创定位和顶层设计,让科创企业有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与此同时,大量的科技人员也受到鼓励开始创业,有望在这个平台上孕育出世界级的科技企业。

虹软科技是第一批登陆科创板的科技公司,也是A股至今唯一一家专注计算机视觉的算法服务提供商及解决方案供应商。

在20年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虹软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商业化应用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零售、互联网视频等领域,目前主要客户包括三星、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以及上汽等汽车企业。

邓晖毕业于北京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大学,1991年至1992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至1994年担任美国Enertronics Research Inc.产品经理和工程师。1994年4月创立ArcSoft US,现任虹软科技董事长、总经理(首席执行官)。

下为澎湃新闻记者与邓晖的对话实录,略有删节。

澎湃新闻:做视觉技术在A股是比较少的,虹软是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当初虹软为何选择科创板上市?科创板的哪些制度设计最吸引你们公司?

邓晖:首先,科创板在整个资本市场的最顶层设计是以高端科研、技术发明、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升级为宗旨,其定位、特性以及它的审核要求,我们觉得比较适合虹软公司,对我们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也比较符合要求。

科创板以科创为核心的精准定位,以科研和工程技术为主旨。过去很多互联网公司尽管也有很多工程师,但虹软有比较强的科研能力,涉及的算法需要长期的积累,我们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集合,科创除了“工程”,更核心的是“科”和“创”,比较符合我们这类需要长期积累和科研的公司。

其次,科创板在信息披露等各方面的考核要求,也和过去有所不同。既坚持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原则,又引入了信息披露豁免规则,既考虑了投资者利益,又保护了企业的利益,很好地平衡了保护投资者和保护公司核心商业秘密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我们本身的业务在中国市场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创新。科创板敢于有这种突破和包容,让我们印象非常深刻。

我相信科创板的审核老师也做了大量的海内外调研工作。整体感觉这些审核老师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和学习能力,加上科创板本身顶层设计的创新和突破,我们从申报到上市是非常快的,不到4个月时间,体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效率。

整体来说,科创板的整体设计和操作过程以及开板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国的制度创新和突破的决心。科创板的审核人员应该是调集了精兵强将,非常专业、能干。

澎湃新闻:登陆科创板过程中,虹软克服了哪些挑战,最后是如何解决的?登陆后给虹软带来什么机遇

邓晖:我们总体上比较顺利,主要的挑战是在信息披露方面。我们科技公司无形资产都是核心机密。我们提供客户核心的算法产品和技术,但我们所有的客户都有一定的定制化需求,提供给每家客户的方案都不是完全一样的,我们不能把各家客户的产品秘密对外披露。

所以我们申请了一部分的信息披露豁免,通过了几次问询就达成了共识。我觉得最大程度保护了公司和我们客户的利益,平衡了投资者的知情权和科技企业的保密需求。这点我们认为是科创板一个比较好的特色,一个突破。

我们觉得科创板的顶层设计和规则设计做的很好,这是我们在审核过程中体会比较深的。

上市对于虹软而言,意义非凡。

第一,上市为虹软科技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融资渠道。

公司IPO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3.28亿元,募集资金运用围绕主营业务进行。上市后,公司一如既往地响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通过实施募投项目,提升优势产品的持续开发和创新能力,致力于实现业绩更好更快增长。

第二,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人才加盟虹软。

科创板我们是第一代,过去中国10-20年,即便是互联网这种高科技企业也更多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科创板首批企业很多都是真正做科研的公司,日子过得很苦的。我认为,技术这种东西永远有价值,但需要长时间积累才能打磨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吸引了一大批爱好技术的人加盟虹软,敢于科创,沉淀下来做技术。截至目前,在公司工作超过10年的员工有近200名。

而虹软的上市,使公司的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除进一步加强员工的稳定性外,还吸引到一批来自境内外的行业优秀人才、特别是研发和技术人才加盟虹软,助力公司各业务高质量发展。

其实,留住更重要,上市后的股票具有了一定的变现能力,是有吸引力的,有助于公司留住那些特别优秀的长期积累下来的员工。

第三,虹软科技的企业质量进一步提升。

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的核心,公司治理水平如何,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与否,并最终内化为企业价值。上市的过程促使企业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整体质量得以提升,有利于公司长远健康发展。

第四,虹软科技主要客户已经覆盖了全球知名安卓手机厂商,在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上市后,虹软科技的知名度和业务规模继续向新行业扩大。

澎湃新闻:科创板开板一周年,你觉得科创板给科技创新行业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邓晖:今天的科技实际上越来越往精细层走了,更加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细分领域发展,越做越难。这些所谓的硬核技术需要经年累月,甚至是几十年时间的积累,这其中要试错,有着极高的风险。做硬核技术,就必须敢于突破,必须冒着失败的风险,当然失败了也探索了一些经验。

我的体会是,科创板给了这些科研人员以希望,很多朋友都有了创业的冲动。因为他们看得见、感受得到,技术能够变成产品,能够成为一个产业。

总体上,科技人员都受到了巨大的激励。尽管也有很多失败的案例,但实际上,通过失败也能够孕育出世界顶尖的公司。优秀的科创企业不是单纯靠国家扶持,而是要通过在市场中摸爬滚打,最终竞争胜出。科创板实际上起到了一个助推作用。

第二个,科创板让科创企业通过市场方式去经风雨、见世面,最终能孕育出顶级公司。

我们中国未来很多顶级的公司都是要在全球的竞争领域经风雨、见世面的。首先科创板给了一个平台,科创高风险的企业也有机会上市,国家和市场给了一个舞台让你去发挥,如果老是不能产生经济价值,慢慢就被市场淘汰了。这样资本市场上一些资金慢慢就会向好的企业聚拢。

以后,即使特别大的企业,政府也不用特别保护起来。中国人老说要把大企业保护起来,其实这个不需要保护。这些大企业如果不行是有内在因素的,只要相关的人才还在,就是国家的竞争力,就会给创新行业带来机会。

澎湃新闻:科创板自设立之初就被誉为“中国的纳斯达克”,科创板能像纳斯达克那样诞生出多家科技龙头企业吗?

邓晖:我觉得第一个要坚持科创这个理念,硬核技术是硬标准,是必须要的。如果丢了“硬核科技”,就失去了国家建立这个平台的初心和目标。

第二个,要真正通过市场优胜劣汰,这里的市场不仅是指中国市场,而是全球市场。要做全球范围内行业里的领头羊,而不是一个跟随者。不要怕企业失败,只要人才还在,国家就保有竞争力。

我们的科创板是纯科创的概念,有可能超越纳斯达克,后者更广泛,科创板它不需要特别广泛,主要定位是精。

澎湃新闻:虹软接下来有什么新的发展战略?

邓晖:虹软不是为上市而上市,整个未来的发展,主要基于两个方面考量。

第一方面,计算机视觉技术是虹软最为核心的硬核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领先性。虹软未来的发展肯定还是继续围绕计算机视觉技术。

第二方面,虹软选择进入的市场应该是适合虹软并且发展空间足够大的市场。在智能手机领域,计算机视觉还只是智能手机的一小部分,但智能手机市场整体上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计算机视觉作为一种增值技术,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来说,虹软将继续以研发和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巩固在计算机视觉技术上的核心领导地位。在产业上,秉持“1+2+N”的发展战略。

一、“1”是指我们将继续巩固在智能手机影像行业上作为全球核心算法供应商的技术领先性以及行业上的领先地位。

公司目前有丰富的智能手机算法产品线,提供给客户的是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可以提供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主流智能手机计算机视觉算法产品,包括单/双/多摄摄像头拍摄、深度摄像头拍摄、潜望式长焦摄像头无级变焦、3D表情、3D建模、AR/VR、人脸解锁、超像素无损变焦等重要核心功能。这些相关技术的迭代和发展对虹软来说,都是公司未来巨大的成长机会。

虹软作为算法供应商,尽管已经在智能手机影像行业上有着领先地位,客户覆盖了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LG、索尼、传音等全球知名手机厂商,但是我们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我们深知,优胜劣汰是市场的进化规律,市场不断在变化、在革新,如果跟不上市场及产品的创新,企业就会被淘汰。

二、“2”是指两块新业务。

(一)屏下相关解决方案

第一块是屏下一类的相关光电解决方案。未来的全面屏手机,除了应用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还将会有适合于屏下的亮度、色彩、距离等传感器,甚至是将前置拍照摄像头放置于屏下,但这将同时带来一系列技术问题。如何平衡好产品的外观以及用户体验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找到可替代方案或者说技术升级方案,成为业内的一大挑战。目前,公司针对全面屏手机的光学屏下指纹识别产品以及屏下亮度环境光传感器芯片(ALS)产品进展顺利。

未来,虹软除了要满足智能手机本身视觉算法相关业务成长的需求之外,还要充分发挥所掌握的识别和影像相关技术的硬实力,同时加持半导体芯片和硬件系统设计,并利用好现有渠道优势以及在市场、销售、客户服务团队上的优势,把屏下一类的包括光学屏下指纹识别解决方案、屏下亮度环境光传感器芯片(ALS)解决方案等相关光电解决方案做起来,使公司进入到一个更大规模的市场之中。

(二)智能驾驶业务

第二块是车载相关视觉解决方案。公司认为汽车行业的智能化是除电动化之外,汽车行业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智能驾驶是公司要进入的另一个巨大的消费者行业,在这块业务上,公司的定位是成为车载视觉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在数字影像及计算机视觉领域已有20多年的基础技术积累,所掌握的这些计算机视觉算法技术具有通用性和延展性,实际上已储备的部分技术可以与智能驾驶业务进行共享,提升了公司在智能驾驶业务上的研发效率,降低了研发成本。目前,公司专门针对汽车行业视觉相关功能需求而设计优化定制,提供了DMS(驾驶员监控系统,含Face ID功能)、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BSD(盲区检测)等产品及其衍生和功能扩展升级解决方案。

经过过去两年的持续研发及与客户对接,公司的智能驾驶业务逐步进入市场,形成规模收入。2020年第一季度,智能驾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00多万元,已超过2019年度智能驾驶业务全年的收入。

未来,一辆车上至少要有五个摄像头,多的要有十五个摄像头,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智能驾驶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是一个百亿级的市场。我们认为,在这一市场上,需要有摄像头的地方,就要有虹软。

三、“N”

计算机视觉技术有着非常多的应用领域,虹软比较着重像是智能家居、智能保险、智能零售等消费级的产品应用,这些应用共同构成了公司的“N”。

这个市场是巨大的,但比较碎片化。所以,虹软在2018年推出了虹软视觉开放平台,分享公司相关部分核心技术成果,将人脸识别、人证核检、活体检测、人脸属性等核心技术免费提供给有需求的企业、创业团队和个人开发者使用。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虹软视觉开放平台用户已累计超13万。

到目前,公司“1+2+N”的产业布局基本成型。(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谢德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是脱贫不返贫的根本保障

南方财经全国两会报道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宋兴国实习生惠润雪北京报道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随着《土地管理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