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财经人物> 正文

专访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秘书长王博:从“北斗+”到“+北斗”,新基建推动北斗应用多元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06-24 03:14

专访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秘书长王博:

从“北斗+”到“+北斗”,

新基建推动北斗应用多元化

实 习 生 蒋莎莎 北京报道

6月23日,此前推迟发射的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最后一颗卫星,终于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乘载长征三号乙火箭顺利升空。这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的收官之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星座组网完成。

在这个背景下,北斗系统将在军民融合、商业化应用中展现出怎样的竞争优势?相应的技术短板有没有突破?而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卫星互联网已纳入国家“新基建”,在卫星应用的通讯、遥感、导航等领域,“国家队”与商业航天企业如何共同打造产业链?我国企业如何参与未来的国际竞争?这些问题都成为关注的焦点。

带着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秘书长王博。作为长年研究卫星导航应用技术的专家,王博认为,在过去八年间,北斗系统的应用思路从以北斗为核心的“北斗+”转变为了解决各行各业实际痛点的“+北斗”,商业应用进一步多元化。北斗系统作为我国自主可控的卫星导航系统,其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有助于“新基建”打下良好的时空基准。同时,“新基建”会显著带动智能化、网联化、信息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北斗应用的多元化。

从“北斗+”到“+北斗”

《21世纪》:据了解,6月23日发射的北斗三号收官之星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能否介绍一下这颗卫星的功用和它对整个北斗系统的意义?

王博: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系统由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即24颗MEO卫星(地球中圆轨道卫星),3颗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IGS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颗卫星是整个北斗一号、二号、三号卫星的第55颗,也是北斗三号的收官之星,是其全球组网的最后一颗卫星,可以说是北斗系统建设的里程碑。

这颗卫星的发射代表北斗完整系统的组网完成,对于保障北斗区域系统向全球系统平稳过渡,进一步提升北斗全球系统在我国及周边地区的导航、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讯等服务性能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意味着北斗系统在国内推广应用很好的一些功能,实际上可以无缝地向国际推广了。

当然,这颗卫星发射上去并不代表北斗建设的全部完成,因为后续还有针对卫星的替换、系统的补全和保证星座稳定运行等一系列工作要做。

《21世纪》:相比于其他的GNSS系统,北斗系统在商业应用领域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

王博:北斗系统应用的最大特色是,这是我们国家自主可控的时空基准。它适用于测量物体的时空运动状态,已然成为信息化社会标示各类信息的时空基准,前所未有地渗透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仅是国防领域,在金融、通讯、电力、交通等关系国计民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行业,北斗系统都可以提供全新的时空基准服务。甚至在环保、弱势群体关怀等领域,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与国外的GNSS系统对比来看,北斗系统具有定位精度高、应用服务多等优势。首先,北斗系统采用的是三轨道面设计,在星座结构上和国外主流系统——比如说GPS——就不一样。这使得北斗系统在中低纬度地区的定位效果是高于GPS的。同时在城市复杂环境当中,北斗的定位效果也更好,因为轨道要高一些。

其次,北斗的地面应用正在多元化。北斗系统集多种服务能力于一体,不仅具有全球短报文服务的提供能力,在过去几年间,北斗系统的地面应用也在不断扩展。比如在城市运营过程中,燃气管道等水电气热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和管理等等,而未来的应用,则会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的演进,促进各行各业的生产制造和运营维护更加精准、便捷和有效。

新基建,新机遇

《21世纪》:从2012年北斗系统开通亚太区域服务至今,它的商业应用及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有什么样的变化?

王博:我认为首先是发展思路的转变。过去我们强调“北斗+”的概念,也就是以北斗为核心来和各个行业进行融合发展。而现在,随着北斗系统的不断成熟,大家在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理念则是“+北斗”,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和痛点,如何把北斗和这些行业各自的特色结合在一起,做差别化的应用和落地。举个例子,最早在燃气领域的应用,就是人员巡检定位,后来逐步扩展到为燃气行业应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提供可靠的时空保障,提升燃气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其次,发展机遇也发生了变化。应该说北斗前一阶段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2010年智能手机开始大规模普及应用,2012年的时候北斗二号就宣布可以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而现在的机遇则是“新基建”,实际上,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最基础的参数,与人类的所有活动相关,这样就从根本上使北斗系统能够与各个行业结合在一起。北斗系统提供的时空基准服务,是对于“新基建”所包含的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都能提供相应的、基础性的时间和空间领域的服务。同时,“新基建”会显著带动智能化、网联化、信息化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北斗应用的多元化。

最后,我认为现在也到了更积极推进北斗国际化的阶段。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完成以后,能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走出去”战略很好契合。一方面,可以配合参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和产业、应用结合在一起往外走,这会让北斗“走出去”更加容易。

《21世纪》: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后,被认为不仅是北斗系统的发展机遇,对于我国商业航天、卫星产业的发展也大有裨益,未来商业航天会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王博: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商业航天企业会在卫星的制造、发射、监测和应用等各个环节,形成对“国家队”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一方面,如果我国以后也要建设类似马斯克的Starlink“星链”这样上千颗卫星组成的通讯卫星星座,那么依靠现有“国家队”的卫星制造和生产,其实产能还远远无法满足。

另一方面,测控站在现在是相当稀缺的资源,而且在商业航天领域也不是很受资本青睐。卫星的测控运营,直接关系到卫星会不会变成“太空垃圾”,但由于系统的容量限制,不可能所有的这些卫星,尤其是民用卫星,都让军用或者国有测控站来测控。因此我个人认为,卫星测控也是需要更多商业航天企业来补充的环节。而在某些方面,民间的测控站也可能会很有效率。

(作者:宋兴国,蒋莎莎 编辑:林虹)

新闻推荐

专访虹软科技董事长:科创板有机会孕育世界级企业

科创板开板一周年,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站在这个时间节点,澎湃新闻推出《登科一年:科创板...

相关阅读